面对楼市调控全面来袭、面对成本的不断上涨等危机,很多涂料企业正跃跃欲试,试图在涂料行业进入洗牌的时期,取得更高的市场地位。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,每一次危机,都是一个“弯道”。很多成功的涂料品牌,都是“弯道超车”的高手,他们敏锐的洞察和大胆的决策总是在“弯道”上超越对手,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然而,需要提出的是,不是所有的“弯道”都是“超车”的好机会,也不是所有的“车手”都可以做到“超车”。“弯道超车”需要智慧、勇气,更需要实实在在的企业作战能力。那么就营销而言,“弯道超车”要注意什么,要避免什么风险?涂料企业必须做出准确的判断才有可能获得成功。
一、“弯道”对企业是否有利?
准确判断这一点,是一个优秀营销经理人必备的素质。每当遇到“弯道”时,涂料企业必需要判断清楚,这个“弯道”是否有利,有没有“超车”的机会。否则,看到“弯道”就要“超车”,是很容易会“翻车”的。
在很多行业,外资企业一旦出事,本土企业会异常兴奋,认为“我们扬眉吐气的日子到了”。于是,它们就大刀阔斧地进行市场进攻,加大促销力度,提升铺货范围,甚至还开发新产品,试图把市场抢回来。然而,在多数情况下,这种“兴奋”往往会导致“自伤元气”,不但没有达到“超车”的目的,反而亏得一塌糊涂。
二、“弯道”过后,市场会不会恢复从前?
每次危机,都是一个机会,这是理论上的假设。这和赛车确实有一定的相似之处,即:只有到弯道的时候才有可能超车,在直线跑道上几乎不可能超车。
不过,当我们萌生一种“超车”欲望的时候,一定要先看看,这个动荡的性质是什么?动荡过后,市场会不会恢复从前?否则,任何“超车”行为,都有可能会使你狼狈不堪。
记得,在2003年“非典”期间,由于全国人民想提高免疫力的迫切愿望,一个近乎被人们遗忘的中药“板蓝根”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。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抢购“板蓝根”的热潮。有些药店甚至都把仓库里储存的过期药品都卖光了。于是,很多药厂觉得“这是天赐良机”,在第一时间玩命扩大“板蓝根”的生产线,生产车间开足马力、不分昼夜地生产“板蓝根”。
然而,出乎预料的是,“非典”过去了,那些企业的生产线刚刚建好、更多的“板蓝根”也刚刚生产出来,市场却没了。几乎在一夜间,所有药厂所生产的“板蓝根”失去了销路,上演了一场中国版的“啤酒游戏”。
对于很多企业而言,做10万元钱的市场研究,总是舍不得。经过反复定夺,不断砍价,最后甚至以预算不足为由停止研究;而做上千万元的投资或广告投放,却异常慷慨,决策神速,一夜间签订合同。结果,往往是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”。
因此,涂料企业必需研究和判断这两个问题:每次市场动荡过后,消费者的需求是否恢复到从前状态?他们的品牌选择是否仍然回归到原来的品牌上去?如果你对这两个问题有个准确的判断,就不会轻易产生“超车”的欲望,也不会在“超车”过程中遭遇“撞车”或“翻车”。
三、“超车”是否“透支”过度?
在任何竞技场上,超越总是需要投入,无论是体力、智力,还是别的力量。就拿赛车来说,超车可能导致油耗增加,可能导致轮胎的磨损、发动机的压力提升等等。
那么,对涂料市场而言,是否存在这样的道理呢?同样如此。我们要想抓住一个市场机会,也免不了加大投资力度,加大促销力度,加大铺货力度,加大人力、物力和财力的消耗。然而,这里需要提出的是“透支”的概念。人体要是透支过度,将导致重病或死亡;机器要是透支过度,受损或报废;企业也一样,如果要透支过度,很有可能瞬间瘫痪,濒临倒闭。
因此,我们看到“弯道”的时候,准备好“弯道超车”的时候,一定要对“超车”所需要的预算和风险进行科学评估,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量力而行。
很多企业大张旗鼓、轰轰烈烈的背后,其实隐藏着巨大的财务危机,如果没有良好的投资规划,没有良好的战略执行,很有可能因此而陷入深渊,断送企业的命运。所以,涂料企业在“弯道超车”的过程中,尽可能发挥企业的组织智商,尽可能避免企业的盲目决策,在每一次市场的“弯道”上都能够做出完美的“超车”动作,进而取得长久“领先”。 |